经济观察报 记者 董瑞强 疫情的蔓延已超乎所有人意料,钢铁行业、市场所面临的形势扑朔迷离。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说:“谁也没预料到会像现在这样,达到这么严重程度。全世界都到了有点不可收拾的局面。而中国钢铁产业新老问题叠加,疫情冲击下,又会走向何方?”
时间倒退回两个月前,彼时的中国钢铁企业正陷入尴尬境地:原料难进、成材难出、库存涨高……一位大型国有钢企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,“一季度能不赔钱就是好的”。
不过,迟京东介绍,“1-2月会员钢企亏损面已超40%。而现在会员钢企利润率几乎降至1%点多,已基本处在亏损边缘。”
他对未来钢市的预判是:短期内4月钢价会大概率窄幅波动。现在不见得利润会大降,但好效益也很难。如果国外市场4、5月份后还不见好,起码上半年钢价都会不如人意。要是疫情拖到6、7月份,影响就比较大了。
迟京东认为,今年钢铁行业、市场风险很大,建议钢企要做好应对市场下降的思想准备。
在这场钢铁大考中,整个行业、企业本身存在的困难、问题乃至于一些深层次矛盾都暴露了出来。
如同“堰塞湖”一样的高库存,能在多久后疏通?其背后原因和问题又是什么?疫情后,整个产业还能否重现2018年、2019年时的繁华景象?
4月1日,经济观察报记者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、疫情应对领导小组成员、稳投资工作组组长迟京东进行了一次独家专访。他对钢铁行业、企业及市场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判。
隐忧比较大
经济观察报:对于疫情,您现在主要的考虑是什么?
迟京东:现在主要考虑的还是疫情对钢铁行业企业的影响,开始时大家觉着只是国内影响,一两个月就好了,但现在全球疫情的蔓延,已远超大家想象。
说实话,疫情对整个经济发展包括各产业影响程度到底会有多大,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,到目前为止,很难做出一个准确判断。因为尚未见到,国内外完全控制住疫情的结果,国外感染人数还在攀升,仍有很大不确定性。
钢铁行业作为原材料行业,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,如果疫情影响持续,那就不是直接间接影响的问题,其影响广度、深度都会很大。我们关注的不仅是疫情本身影响,更关注疫情之后钢铁产业随经济社会变化,如何更好适应的问题。中国钢铁产业新老问题叠加,对今后影响是很深远的。
不过,无论国内还是世界经济,受疫情影响,一季度甚至于二季度经济增长,肯定要回落甚至是明显下降的。尤其现在国外疫情这么严重,不少国家和地区经济活动基本停摆。
从全球看,一季度钢铁实际消费需求毫无疑问是下降的。但到底能影响多大的量,现在谁也不好评估。宏观数据也尚未出炉。但我们预计这个幅度不会小。起码2月钢铁消费基本是停滞的。
经济观察报:现在会员钢企复产情况怎样?
迟京东:严格讲,钢铁行业不完全叫复工复产,目前占全国粗钢产量90%的钢企是长流程,一些大企业是连续化作业。疫情直接影响不太大。特别是会员企业,多是规模较大、经营规范的企业,更少停产。
此前停产的原因很多,有环保限产、结构调整、产能置换、库存高被迫停产检修等。但这部分占比并不大。今年1-2月全国粗钢产量1.55亿吨,仍同比增3.07%。
经济观察报:对企业调研情况,您的感受是什么?眼下钢企还面临哪些难题?
迟京东:从目前调研看,隐忧还是比较大的,尽管一些基本问题得到了解决。但产量、库存这么高,需求尚未恢复,预计还会降。很大一块投资还在搞新建产能,很多是替代性的。这样的投资安排,是否符合疫情后产业发展要求,尚需研究。
我们通过稳投资工作也在了解钢企现在投资重点、方向,是否符合产业下一步转型升级、绿色发展、高质量发展要求,投资安排上力度够不够?
目前力度还是不够的,特别是在推动钢铁产业创新、智能制造、绿色可持续发展上。从各地稳投资重点看,这方面力度也不够。如果钢企还沿用过去的老做法、模式,恐怕以后风险会很大。
通过调研,我们感觉钢铁业经过疫情洗礼,投资上应该会更加冷静。对企业乃至于整个行业今后发展,会重新做一些深层次思考和研究,不能照搬过去发展模式了。路子要调整。不是政府、机构不让你这么干,而是可持续发展要求容不得你再这么干。
钢企面对的困难问题,绝不只是今天的,还要看明天。不仅要着眼于眼前问题的解决,更多要思考疫情后所面对的难题。
“高库存可能要维持很长时间”
经济观察报:钢协对高库存有没有摸底?消化怎么样?压力能否承受?
迟京东:我们一直在监测会员企业库存,对重点城市主要仓库库存也有监测。3月中旬以来,监测库存是在降的,只是消化速度不如人意。库存仍较高,但却是降势。
原预计市场可能在3月底、最多4月就基本恢复。大家估计的过于乐观了。总体看,今年高库存可能要维持很长时间。往年2月最晚3月,达库存高点,基本在2000-3000万吨,今年估计会在3000-4000万吨高点运行相当长时间。
而现在企业还在正常生产,消化不及预期。高库存确实如同堰塞湖一样,横在行业前面。它占用大量流动资金,若短期不能完全消化,对今年经营会有较大影响。
经营压力已由疫情初期间接压力变成直接压力。这对大部分钢企意味着一场严峻考验。但目前钢企还有一定承受力,主要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比如改革前,会员钢企负债率70%,疫情前降到64%左右。这意味着企业在资金上承担风险的能力大幅提升,加上2017年-2019年是盈利时期,钢企有相当的积累来抗风险。
目前高库存问题不在于大和小,而是持续时间的长和短。如果是一年,再好的企业恐怕也会被压垮。如果4、5月份能快速化解,压力就不会太大。
问题还在经济发展对钢铁消费的需求上,是否能恢复到原来状态。如果不能,钢企将面对的不是一个增长市场,顶多是一个同等市场,甚至于下降的市场。所以钢企要做好应对市场下降的思想准备,而非增长的准备。否则,将来可能要吃亏。
经济观察报:高库存背后,有哪些深层次问题?
迟京东:如果我们能回到前几年钢材消费大幅增加的状态,那消化高库存也没问题。但问题是还能否回去?
相比2018年,去年钢企利润下降,也是一种合理回归。现在供给侧改革的红利也在逐渐衰减,这是一种正常状态。
不过,尽管经历了长时间改革,有了初步成效,但还很不稳固。原因是钢铁生产规模仍很大,供给仍很大。本质还是钢铁自身一些老矛盾和问题,尽管得到了解决,但还有尾巴,未达到理想状态。
钢铁产能还很大。2019年中国粗钢、生铁和钢材产量均创历史新高,其中粗钢产量9.96亿吨,同比增长8.3%。这是谁能想象到的?换句话说,中国到底有多少钢铁产能?怎么需要多少,就能给你搞出多少来?
一旦市场回落,这么大产能,供求矛盾加剧,行业压力能小吗?市场想保持过去的好效益,是不可能的。况且高产量需要更多原料,而国际铁矿又高度垄断,矿价怎能不涨?
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钢铁业自律性差,其中关键是产业集中度过低造成的。按钢产量计算,前10家企业占比36.6%,分散的产能,割据的分布,很难做到统一应对市场危机。
不能全指望“铁公基”拉动钢需
经济观察报:下一步钢企应如何脱困?
迟京东:钢企要根据疫情影响及消费需求变化程度,对生产重新调整。如果没市场还盲目组织生产,就有问题了。
目前,很多钢企也在停产检修,把本来放在5、6月份后的大修,提前至3、4月份。目前主动减产量不算太大,都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来调整。
钢企要练好内功。在大变局中生存并更有竞争力,取决于自身企业,你的产品、档次、技术水平,能否满足需要,经营管理能力是否比别人高,直接影响成本。
有的企业内功好,周边市场合作的好,销售较通畅,可能满负荷生产。但有些内部管理、市场竞争、成本、现金流都不行,不停产也不行。目前这部分钢企不占大多数。
钢企要着眼自身能力提升、技术升级,而非靠外边给你什么。外部环境错综复杂,什么都给不了你,要靠自己。只有如此,才更有抗风险能力。否则就是被淘汰。
经济观察报:国外疫情仍在蔓延,对中国出口造成影响,您的判断是?
迟京东:现在直接间接出口都受影响。尤其一些主要出口市场处于停滞状态,很多依托国际市场的钢企受影响较大。
国外疫情能否短期内稳定?如果6月份以后基本恢复正常,可能下半年还能补回一些,出口降幅不会那么大。若持续时间长,可就麻烦了。现在还不能完全说今年出口一定不会大降。降是肯定的,只是降多少的问题,而增长可能性几乎没有。
这几年中国钢材出口量呈下降态势。2018年、2019年中国钢材出口量分别同比减少8.1%、7.3%,今年1-2月累计出口钢材同比降27%。本来按常规今年保住2019年出口量就相当不错了。但疫情影响后,看起来这有点悬,很可能保不了。
经济观察报:您认为未来拉动钢需的会是什么?
迟京东:我们有研判,但可能不完全准确。房地产总体还是钢铁产业重要的消费市场,但像过去指望房地产大幅拉动钢铁消费增长,可能性没有。当然刚性需求还有一定量。
大家期望较高的是基础设施建设,但按国家安排,现在倡导新基建,但它对材料的消费量、强度,都赶不上老基建。可能今年投资上还看不出来,但今后新基建投资力度会越来越大,在整个投资里比重、数量会提高,在投资结构、方向以及所带来的钢材消费强度上,可能会与过去完全不同。
所以我们也不能全指望用过去大规模推动“铁公基”的办法来拉动钢材消费需求。但不管怎样,刚性需求还在,我们每年还要建一定量的甚至于较大量的铁路、公路、水利建设、城市轨道建设等,但要大幅拉动钢铁需求增加,可能性也不存在。不过品种上会有差异,比如长材还有相当比重的基建投资。
最大的担忧
经济观察报:中国80%以上铁矿石依赖进口,您怎么看时下的铁矿市场?
迟京东: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过高,国外四大矿山公司高度垄断,加上矿石金融属性越来越强,使得整个铁矿市场不以供需客观事实为依据了,各方面因素影响都很多。所以今年钢价回落,矿价反而还往上冲。
整个铁矿全球是供大于求的,为何还能涨价?一是对中国铁矿消费的预期可能较好。二是铁矿高度垄断。三是铁矿金融属性越来越强,使得矿价现在还处于高位波动。
所以总体上铁矿对中国钢铁业影响较大。正常情况下矿价应回落了,因为国内需求不太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。而且国外疫情影响也开始显现,全球经济可能大幅回落,钢铁消费也会减少,对铁矿需求不会那么多。供大于求是今年大趋势。
3月石油价格跌到每桶20美元,而矿山最重要成本跟石油有关,成本在降,没道理矿价还涨。
我们也得想办法,疫情后要尽快把废钢使用比重提上去,不能紧盯铁矿。不进口废钢,光靠国内,现在还不够。但国家政策又不准进口废钢。废钢是一种绿色可循环再生资源,对环境、钢铁业绿色发展都有好处。我们一直呼吁国家能否在制定进口废钢新标准前提下,放开再生钢铁资源进口,这对铁矿会有抑制作用。假如进口1千万吨废钢,就相当于少进口约两三千万吨铁矿。
反正要多渠道保证铁矿与钢铁生产间的平衡。在大家困难时,铁矿不能老是来“薅羊毛”,应共担风险,我们也在呼吁大家理智、协同、合作共赢。
经济观察报:对于未来钢市,您有何判断?钢价会怎么走?
迟京东:我们总的感觉,短期内钢价在恢复,增长可能性也有。不管怎样,经济、消费都在恢复,但如果不及预期,涨价也会遇到天花板。提的太高,没市场。
我们现在监测钢价指数在99点多,100点左右,虽说比年前降了6、7个点,但没像2015年那样螺纹钢价低于2000元/吨。这说明钢企在应对市场上还是比较理性的。
有利不利因素交织,短期内4月会推动钢价大概率窄幅波动。如果国外市场4、5月份后还不见好,起码上半年钢价会不如人意。现在不见得钢企利润会大降,但好效益也很难。铁矿保高价也保不住。
基于国内疫情形势,我们2月发布了对今年钢铁行业预计的调整。3月以来,我们发现对今年整体判断、预测还是保守了。估计今年总体消费需求下降是肯定的,只是降幅大小的问题,现在还不能准确预判,但肯定会比我们2月预计的要大。
现在会员钢企利润率几乎已降至1%点多,基本处在亏损边缘,跟去年没法比。所以今年整个行业形势不是很乐观,有很大风险。有时要看能否超预期。近期国外疫情很难抑制,4月后若能稳下来并很快恢复,也许全年钢材消费降幅不会太大。但如果拖到6、7月份,影响就比较大了。这也是我们最大的担忧。
本文来自网络转载,不代表阴阳无极的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文章转载出处:中钢协 , 本站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accstt.com/archives/4667.html
免责声明:本站致力于为定向人群分享有价值的内容,转载引用仅为传播信息之用,所转载的所有文章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原创作者所有,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,亦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:QQ:177862291,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;